![]() |
日期:2016-1-2 | ![]() |
來源:裝修百科知識 | ![]() |
點擊: |
|
|
![]() 文/劉黎平 劉生者,湘人,于廣州安身立命,購陋宅一所,娶妻生子皆在此。去年6月,覺居室陋舊,無顏接待鄉里親戚,決意裝修。裝修頭目楊師傅,蜀人,問:劉生此宅父母所贈乎?劉生答:我父我母,艱辛勞作,撫我成人,何忍從其手中奪養老血汗錢購房?一磚一瓦,皆我與我妻,一個錢一個錢省將出來的。 楊師傅聞此,嘆曰:我裝修十余年,常入豪宅,見主人不過年少公子,無寸能,無寸功,卻居豪宅,開豪車,豪花錢,豪泡妞,不過尋常嫁娶,無益社會,媒體卻大肆報道。人與人,不能比。 劉生笑曰:這是他的福氣,我比不得。不比福氣,只比力氣;不比貴氣,只比志氣;不比寶氣,只比才氣。我宅敝舊,然皆我力氣志氣才氣所得,居之而安,身心怡悅,如此足矣,不計較許多。 經歷如許,再讀韓愈《圬者王承福傳》,知繁華未必長.久,無愧方是正道,感慨良多。 引子:唐朝轉業軍人混跡于泥瓦匠隊伍 王承福,唐朝首都地區農民,他老爸、他爺爺、他祖宗,都是唐朝首都地區農民。不過到公元755年冬季,他家族的農民史被終.結了。安祿山來了,唐玄宗跑了,天下亂了。唐朝皇.室打開國庫,大發銀子,招募11萬大軍投入戰場,王承福知道自家的田是耕種不成了,他扔下鋤頭,拿起弓箭,步入行伍,轉戰南北,一去便是十三年。 公元768年,他放棄軍銜回到家鄉長安。此時,唐帝國的繁榮沒有了,他家的耕地也沒有了,還好,有門手藝,弓弩手是技術兵種,王承福手腳不笨,他操起一柄鏝子,一種粉刷墻壁的工具,靠裝修為生。王承福復員回長安的那一年,正是韓愈出生的那一年。 生存方式:沒買房,租房祝他根據房租、食品價格的漲跌幅,來決定自己的手工價格。 投資手段:手頭結余全投資于福利事業,“有余,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”。 家庭狀況:一人吃飽,全家不餓。 刷墻刷了三十年,大概到公元798年,王師傅接受了韓愈的采訪。是年,韓愈34歲。王師傅雖讀書不多,卻有一套獨.特的人生觀,且聽采訪錄音。 韓愈采訪王承福師傅錄音 吃一份讓自己不慚愧的飯 長安豪宅多是浮云 俺老王這么多年啊,就信這句話:有多大能耐,就吃多大碗飯。人就像個碗呀碟呀,有大有小,大的盛得就多些,小的盛得就少些。 你吃哪碗飯,就要對得起那碗飯,千萬不要對不起你的飯碗,不然老天爺就會生氣,一生氣就會讓你遭殃的。因此啊,俺老王就怕天譴,一.天也不敢放下俺的生產工具去偷懶,而是老老實實糊墻,老老實實吃飯。 韓記者,你問俺干嗎不跳槽做白領,俺覺得俺是個干藍領的命,費心思去指揮人,跟人爾虞我詐,俺沒把握。糊墻裝修這活,干著心里踏實,那效果看得見,摸得著,吃著這碗飯心里不慚愧。 韓記者,你問俺有沒有裝修過豪宅,當然有,我拿著我的涂墻工具,進入豪宅也不是一回兩回了。見的世面大了、多了,這感慨可就深了。 有些豪宅,去過一.次,再去一.次,居然變成廢墟了。 有些豪宅還持久些,去過兩次、三次,還能堅持著,可下一回再去時,還是免不了浮云的命運,也成廢墟了。 俺說呀,這長安豪宅,多是浮云。 豪宅變成廢墟,總得有個原因吧。為什么呢,俺老王問這些豪宅的鄰居:這么好的宅子,咋就廢了呢?答案啊,也逃不出下面幾種。 一,主人被正法了!靶搪疽病。 二,富一代死了,富二代富三代守不!吧砑人蓝渥訉O不能有也”。 三,人死,財產歸公了。 這豪宅的興衰,俺老王看得多了,也做個總結。這些個豪宅的主人,要么就是吃著這碗飯卻對不起這碗飯,遭天譴了;要么就是智商和情商實在配不上這份富貴,被淘汰了;要么就是物超所值,所住的宅子超過了勞動所得,被重新分配了…… 俺見得多了,想得也多,心里也悲催,這些廢棄的豪宅便是俺的人生借鑒,一定要吃碗踏實飯。因此選擇糊墻裝修這份自己擅長的工,把它做好,心安理得。 韓記者,你問我為啥不討個老婆生個孩子,哎呀,俺能力低,收獲也微薄,哪里有心思去養活老婆孩子呢? 采訪總結 獨善其身也很偉大 各位朋友,聽了這段采訪錄音,不知作何感想。 王師傅的獨身主義當然是要不得的,不愿意為妻子兒女分心的人,也是不愿意為他人分心的人,這樣誰還來做社會的公益事業呢?但是,他的獨善其身還是可取的。王師傅比起那些患得患失,一心只想攫取非法利益,最.后導致身死家破的人來說,他是偉大的,他的境界是高遠的,也是值得我學習的。 鏈接 白居易筆下的長安豪宅 比韓愈小四歲的白居易,也注意到長安城豪宅的興衰,寫有《兇宅》一詩。 “長安多大宅,列在街西東”,可是把門一打開,往往是空置房:“往往朱門內,房廊相對空”,里面已經是動物樂園,貓頭鷹在樹梢歌唱,狐貍在草叢中躲藏:“梟鳴松桂樹,狐藏蘭菊叢”。 這些兇宅的前主人往往是將相公卿,可是他們要么被流放,要么身死其中,結果十余年來,市民們視為兇宅,在市場上出售則無人問津,“自從十年來,不利主人翁……人疑不敢買”,白居易對“兇宅”這種迷信說法很不以為然,為破除迷信,他說,都是豪宅主人權高位重卻驕奢不法,導致家業破敗,人去樓空,“凡為大官人,年祿多高崇;權重難持久,位高勢易窮;驕者物之盈,老者數之終”。 因此,白居易最.后總結說:“人兇非宅兇”。不是住宅有問題,而是人品有問題。 結語:我們的日子太平凡,太平庸,太平淡,需要爆炒一些熱鬧和繁華,其中,“爆炒”豪門與豪宅便是世人最喜歡的一道菜。某女豪擲3億,香江邊上購豪宅,某公子骨碌大一個鉆戒打動某女芳心,某富婆以最.高調的低調婚禮收兒媳,雖然內容本身于社稷民生無益,但世人忍不住地要熱鬧,將自己對富貴的艷羨或妒忌當成一場娛樂的焰火來燃放。 “爆炒”豪門,是社會群體求富卻又心理不成熟的表現。成熟的社會,既要見得繁花,也要能接受落葉,媒體在跟著叫熱鬧,將豪宅光鮮的一面展示出來時,也要警醒世人:財富是流傳不停的,總有花開花謝的新陳代謝。古人倒比較高明,能在極.其熱鬧中看出冷清來,春光旖旎,偏要寫王謝堂前燕,飛入百姓家。(大洋網-廣州日報) |